您现在的位置: 方向标英语网 >> 考试英语 >> 托福英语考试 >> 托福考试最新信息 >> 文章正文
英语搜索:
 
 最新英语            more>>
 推荐英语            more>>
 热门英语            more>>

托福TOEFL将客观题带入中国高考 托福TOEFL在中国的30年回顾

作者:stephen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0 【我来说两句

 

第一次托福筹备6个月

  在刘承沛眼中,美国ETS的董事长们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看透了变革中的古老中国决不会拒绝“托福”的到来;另一方面,已经红透了绝大多数非英语国家的托福考试,也急需占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1981年2月,ETS派出3人小组来华“试探”。

  他们走访了中国教委,并起草了ETS与教委有关托福进入中国的协议。协议经过几个月的修改,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批示下,中国代表团一行人于5月赴美签字。

  洽谈协议的过程出奇的顺利,双方谈判时,并无利害之争,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使中美两国在考试操作理念上更好地融合。

  时至今日,托福考试如同快餐一般每年举行30多场,而在27年前,有多年海外考试服务经验的ETS要求,中国首次托福考试的准备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

  对此,当时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疑义:“6个月准备考试,是不是为了要钱啊?”杨学为说,ETS就拉出时间表,详细解释这6个月要进行的工作:组织报名、交报名费、寄送卷子、如何保密等等一系列环节。

  5月,在美国某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杨学为和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副主任陆兆淞等一行人一同参加了与ETS的签约仪式,到场的还有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

  陆兆淞站在教室的最右边,杨学为则端着一个借来的没有闪光灯的相机为仪式拍照留念。他把快门调得很慢,光圈调到最大,为了拍到最好的效果,他连手都不敢抖一下。

  首考听力临时改造教室

  从美国回来不久,ETS把托福考试资料邮寄到北外。

  从这里,试卷等资料被分到3个城市的考点。

  杨学为回忆,之所以第一次考试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是因为ETS认为,当时这3个城市的英语师资力量及软硬件条件比较好,考生比较多。

  没有横幅,没有广告,在北外办公楼的一间小办公室里,中国第一场托福考试默默地开始接受报名。

  中国要考托福的消息,还是被几家媒体报道了。来了报名的人,负责考务工作的陆兆淞就把资料发给他们,随着口口相传,报名者也越来越多。一年多后,报名点也换至一间更大的办公室。

  托福考试要测听力,这在中国是头一次。学校决定不用大喇叭放考题,怕声音失真,为了保证公平,每一名考生都要有独立的耳机插口。

  北外拨款临时改造了一个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作为考点,加上原有的4间语音教室,但还是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报名者,这时,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临时成为第二考点。

托福考试全程使用机读卡,这在中国的考试里也是第一次。

报名时,考生都要用汉语拼音填写姓名,然后把报名卡上相应的字母用铅笔涂黑,陆兆淞要逐一检查每一张报名卡,这些报名卡将寄往美国,如果有一张出错,不仅考试没有成绩,19美元的报名费也打了水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考生答串行是他最担心的。开考前一天,陆兆淞召集所有的考生来开会,把答题卡复印件发给考生,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带着尺子考试,比着答题,谨防在密密麻麻的答题卡上涂错。

  当时绝大多数是单位集体报名,报名时直接交美元,报名费也由单位负担,为了防止考生作弊,每人的准考证上只写考场不写座次,考试入场时临时安排座位,目的就是要把同单位的人分开坐。

  11月份,试卷由专门快递公司运到北京,陆兆淞把卷子锁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他说,不用看守,当年不会有人来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英语图片文章                                          more>>